三元前驅體產品往高鎳、單晶、高電壓方向發展,一體化布局降低成本
——高鎳化
續航里程需求驅動下,高鎳產品占比逐漸提升。三元正極材料中鎳的占比越高,使用該材料制造的鋰電池能量密度越高,8系NCM和NCA電池模組能量密度均超過200mAh/g,而6系及以下的三元電池模組能量密度普遍位于155-175mAh/g之間。在新能源汽車高續航需求的驅動下,三元正極材料超高鎳技術方向發展。2023年1月,中國NCM811和NCA前驅體出貨合計占比為60%,高鎳化趨勢明顯。
NCM333/523/622/811和NCA電池模組能量密度(mAh/g)
資料來源:芳源股份招股說明書
2018-2023年1月中國三元前驅體分類型占比(%)
資料來源:GGII、SMM
高鎳化有望降低原料成本。隨著三元前驅體高鎳化,對原材料硫酸鎳的需求上升,對硫酸鈷、硫酸錳需求相對減少,以2022年原材料市場均價計算,理論上NCM811主要原材料成本合計約11.92萬元/噸,低于NCM622(12.36萬元/噸)。
不同型號三元前驅體主要原材料成本測算(按2022年均價計算)
資料來源:Wind
——單晶化
相較于多晶,單晶三元正極材料能量密度、循環壽命、安全性能更好。三元正極材料根據結晶形貌不同可分為多晶和單晶,其中多晶是指常規的二次顆粒團聚體,由許多小單晶一次顆粒構成,在循環過程中,顆粒的膨脹收縮容易導致二次球開裂、破碎,影響電池電化學環境,縮短循環壽命;其次,小單晶一次顆粒之間連接較為脆弱,在極片冷壓過程中容易導致二次顆粒破碎,導致電池性能惡化。相比來說,一次顆粒大單晶三元正極材料負載電壓更高,進而可以提升電池能量密度,同時具備循環壽命更長、結構更穩定、安全性能更高等優點。
單晶和多晶三元正極材料對比
資料來源:公司招股說明書
——高電壓
較多晶三元正極材料,單晶三元正極材料適合在高電壓下使用,能有效提升能量密度。多晶三元正極材料在高電壓下充放電,容易產生晶粒間微裂紋,會導致正極材料晶體結構穩定性變差,同時,電解液進入微裂紋加劇了電解液在正極材料表面發生副反應,使得多晶三元正極材料在高電壓下的穩定性能和循環性能較差。而單晶三元正極材料由于內部結構密實,在高電壓下反復充放電后,不易產生晶粒間微裂紋,進而可以有效抑制因微裂紋產生的副作用,因此單晶三元正極材料適合在高電壓下使用。根據廈鎢新能公告披露,從當前實際應用的主要產品來看,高電壓 Ni6 系典型產品(Ni65)的實際能量密度735.15Wh/kg 已與 Ni8 系典型產品的 739.32Wh/kg 基本持平。
三元正極材料常規電壓型號和高電壓型號性能參數對比
資料來源:廈鎢新能公告
鎳價處于高位時,中鎳高電壓產品性價比凸顯。2022年上半年,金屬鎳價格快速上漲,根據Wind數據,用于生產三元前驅體的電池級硫酸鎳產品售價最高達到5.90萬元/噸,較年初的3.65萬元/噸上漲62%。為測算鎳價波動對前驅體原材料成本的影響,假設硫酸鈷和硫酸錳價格保持不變(2022年均價),計算NCM622和NCM811三元前驅體產品的主要原材料成本的差異。根據測算結果,當鎳價大幅上漲的情況下,采用高電壓路線可以使中鎳(6系)產品的能量密度接近高鎳(8系)的情況下,成本優勢進一步擴大,性價比凸顯。
2022年6系高電壓前驅體和 8 系常規前驅體主要原材料成本差和硫酸鎳價格走勢對比圖
資料來源:Wind
——一體化
前驅體企業通過進行產業鏈一體化布局,賺取超額盈利。2022年前驅體上游主要原材料硫酸鎳、硫酸鈷等價格上漲幅度較大,導致前驅體原材料成本大幅上漲。主要前驅體企業如中偉股份、邦普、華友鈷業、格林美、帕瓦股份、芳源股份等紛紛進行產業鏈一體化布局,布局的環節包括:1)前端:從鎳礦到冰鎳、MHP等鎳中間品;2)中端:從鎳中間品到硫酸鎳;3)尾端:從礦山廢料、電池回收等鎳鈷金屬。通過產業鏈一體化布局,前驅體企業可以獲得更低的原材料價格,降低生產成本,賺取超額盈利。
電池級硫酸鎳價格走勢(萬元/噸)
資料來源:Wind
電池級硫酸鈷價格走勢(萬元/噸)
資料來源:Wind
主要前驅體企業進行產業鏈一體化布局
資料來源:各公司公告
本文相關報告
立鼎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全球及中國三元前驅體行業市場研究報告》主要對我國三元前驅體行業的外部發展發展環境(政策影響、技術趨勢影響等),三元前驅體行業產業鏈上游發展的影響,三元前驅體行業現狀及市場供需,三元前驅體行業經濟運行指標,三元前驅體行業競爭格局及重點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