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嘉醫療:心血管介入領先企業,多管線布局二尖瓣/三尖瓣,神經介入產品快速放量
沛嘉醫療公司成立于 2012 年,主要專注于中國高增長的介入手術醫療器械市場,為中國經導管瓣膜治療(TAVR)醫療器械市場及神經介入手術醫療器械市場的領先者。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公司一致行動人張一博士、張葉萍女士及葉紅女士分別直接持有公司 1.46%、0.15%、3.01%的股份,并通過 XinYue International Limited、HanlindaleTrust、Jinnius Drive Trust 及 THE ZHANG LIVING TRUST 間接持有公司 13.39%、2.52%、2.32%及 0.06%的股份。三人合計控制沛嘉醫療 22.91%的股份。
2017 年 9 月,公司在中國完成主動脈瓣膜一代產品(TaurusOne ® )多中心確認性臨床試驗。2019年,加奇醫療被公司收購,開始進入神經介入領域。2021 年 4 月,公司的主動脈瓣膜一代產品(TaurusOne ® )獲得注冊證;同年 6 月主動脈瓣膜二代產品(TaurusElite ® )順利獲得注冊證。截至2022 年 12 月 31 日,盡管受新冠疫情影響,得益于公司主動脈瓣膜一代產品(TaurusOne ® )和主動脈瓣膜二代產品(TaurusElite® )成功的商業化,經導管瓣膜治療業務收入較 2021 年同期增長 155.9%。得益于院內整體復蘇,23 年預計兩款產品持續放量。
截至目前,除了核心一代/二代產品,三代“非醛交聯”長效干瓣產品(TaurusNXT ® )處于多中心臨床,預計23 年完成臨床試驗;四代高分子瓣產品(TaurusApex ® )處于動物試驗階段;授權引入的Trilogy TM 主動脈瓣反流產品已在香港完成商業化植入,即將開展大陸注冊臨床;介入非植入的沖擊波瓣膜治療產品(TaurusWave ® )處于 FIM 階段。
公司聚焦核心創新產品,研發管線豐富。公司主流產品覆蓋經導管瓣膜治療產品和神經介入產品。經導管心臟瓣膜治療產品除核心產品 TAVR 外,二尖瓣和三尖瓣產品也進入布局。二尖瓣置換產品(HighLife ® )目前正在歐洲多中心臨床試驗,國內正在進行多中心臨床試驗;二尖瓣緣對緣修復產品(GeminiOne ® )已完成首例患者入組,正在多中心臨床試驗。三尖瓣置換產品(MonarQ TM )已在丹麥完成兩例 FIM臨床,計劃開展 EFS 臨床。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公司目前在經導管心臟瓣膜管線有 5 款注冊產品、9 款處于研發階段的在研產品;在神經介入管線,公司有 14款注冊產品、7 款處于研發階段的產品,已上市產品和在研產品數量領先國內市場。
公司經導管瓣膜產品線(截至2022.12.31)
資料來源:公司資料
2019-2021 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20.42 百萬元、39.42 百萬元、137.28 百萬元,過去 2 年年復合增長率為 159%,收入端逐步增長。22 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2.51 億元(YOY+83.7%),毛利率 70.2%(YOY+0.1pct)。院內經濟整體復蘇,公司產品共入院 290 家(YOY+32.8%)。經導管瓣膜治療業務收入 1.07 億元(YOY+155.9%),植入量為 21 年 4 倍;神經介入業務收入 1.44 億元(YOY+51.7%)。22 年研發費用率和管理費用率分別為 148.74%、49.20%,相較于 21 年分別同比下降176.05pp、34.15pp,系產品業務規模擴大;銷售費用率為96.32%,較于21年同比上升28.39pp,系公司對于 HighLife ® TSMVR 系統的研發支付費用減少。目前,銷售費用開始回暖,預計公司 23 年加大 TAVR 產品入院植入量和增加入院數量。
公司營收增長
資料來源:公司資料
公司費用增長
資料來源:公司資料
——核心TAVR產品成功商業化,在研產品未來可期。TaurusOne®作為公司的第一代TAVR產品且也是核心產品,其設計上用于使用經導管方式治療主動脈瓣狹窄。目前TaurusOne®已經于2021年4月獲批上市,同年5月份進行商業化。TaurusOne®包括人工主動脈瓣、輸送器及裝載系統;其中,人工主動脈瓣膜包括牛心包瓣膜、鎳鈦合金支架及防瓣周漏的密封裙邊。TaurusOne®的人工主動脈瓣膜設計應用于一定的徑向力,一定程度上適合國內患者使用,由于足夠的徑向力致使人工主動脈瓣可以克服主動脈瓣鈣化,能夠保持在合適的位置固定。公司的牛心包瓣膜相比其他公司的豬心包瓣膜,更加耐用;一般同類產品但心包材質不一樣時,牛心包的瓣膜較貴(愛德華的手術瓣膜比美敦力更貴)。
TaurusElite®臨床數據超出預期。公司第二代TAVR產品TaurusElite®也于2021年6月獲批上市,同年7月份進行商業化。截至2022年12月31日,產品已成功植入290家醫院進行商業化。TaurusElite®為公司研發的第二代可回收TAVR產品。
TaurusElite®在保留TaurusOne®主動脈瓣膜設計的基礎上對于輸送器進行了創新優化,裝載可回收功能,該功能很大程度上解決瓣膜定位難的問題,有效提高TAVR手術的成功率。同時,在內外管的設計上,公司解決了輸送器的柔順性和推送性,兩者得到進一步增強,有效應對復雜的主動脈形態的病癥;該產品的輸送器等被瓣膜壓縮到尖端的時候還能做到75%回收。二代產品TaurusElite®的輸送器也提供內聯鞘版本幫助入路條件欠缺的患者收益,目前也滿足醫生多重臨床需求。公司的一代/二代產品的輸送器的內管材質是統一的,且靠近心臟的位置會使用更柔軟的材料。
TaurusElite®的臨床數據來看,入組患者平均年齡76.6歲,評分為8.52%±3.52%;其中,81例受試者有80例獲得器械成功,器械成功率為98.8%,在獲得器械成功的80例受試者中,有79例獲得手術成功,手術成功率為98.8%。術后隨訪來看,篩選期患者NYHA分級(按誘發心力衰竭癥狀的活動程度將心功能的受損狀況分為四級)III級與IV級占比79%,術后30天患者III級與IV級占比8.2%,表明參與臨床試驗的患者的心功能分級在術后都得到了良好的提升。術后即刻跨瓣壓差及峰值流速顯著降低,并可以持續維持;植入后,瓣口面積升高至1.8cm2左右,患者主動脈瓣狹窄情況改善良多。
公司的第三代TAVR產品TaurusNXT ® 已經于2021年9月完成首例患者入組,目前已經完成逾80例臨床入組,預計2023年底完成全部患者入組,有望在2025H2獲批上市。第三代產品TaurusNXT® 在一代、二代基礎上增加了可調彎功能以及預裝載技術外,也采用了非戊二醛交聯干瓣技術,可有效抵抗瓣膜鈣化,并顯著提高瓣膜的耐用性。非戊二醛交聯干瓣技術完全避免了殘留醛基誘發組織鈣化,不僅交聯效果突出,而且從機制上消除了鈣化的主要風險,并且在復合交聯、除原體細胞、抗降解性能、病毒去活等全方位提升了生物瓣葉的性能。大多數TAVR產品都會采用戊二醛處理來降低異種移植物的免疫原性,戊二醛的處理和儲存會在組織中產生游離醛,使瓣膜容易鈣化。TaurusNXT ® 采用的非戊二醛處理技術,可以提供比戊二醛處理更有效的化學交聯及免疫原性,并保持同等的生物相容性和防病毒功能。同時,TaurusNXT ® 采用冷凍干燥技術保持生物完整性,方便儲存人工主動脈瓣膜和運送。目前,TaurusNXT ® 入組5例的30天臨床數據初步表明,TaurusNXT® 經導管主動脈瓣系統是安全有效的。
第四代高分子瓣膜TaurusApex®和沖擊波介入治療TaurusWave®推動TAVR治療革命。目前,公司的研發管線另有兩款主動脈瓣產品,例如開發以高分子瓣膜替代傳統牛心包瓣膜的第四代TAVR產品TaurusApex®及使用沖擊波技術重塑瓣膜和瓣葉鈣化結構的介入非植入修復產品TaurusWave®。第四代TAVR產品TaurusApex®用結構穩定的高分子材料替代動物源材料,解決了生物源材料降解、結構性能不穩定的內在弱點。目前正在做動物實驗,已有實驗結果顯示出材料良好的血液相容性。同時,TaurusApex®可以提升人工瓣膜的耐用性,也可大幅簡化生產過程,降低生產成本。
品另一在研新產品TaurusWave®具有主動脈瓣鈣化無植入沖擊波介入治療功能。相比傳統的超聲波技術、瓣膜形成術、瓣膜瓣葉壓刻,TaurusWave®具有聲學能量和物理擴張的能量方式、鈣化組織的功能、保護軟組織的特性及增加瓣口面積的特效。因此,能夠基于沖擊波帶來的復合機械效應,通過精準定向的脈沖式沖擊波釋放,達到安全、高效地松軟破壞淺層與深層病灶鈣化的效果,并從機理上避免軟組織損傷。目前在做FIM臨床試驗,治療前未使用球囊預擴張,僅第一例病例使用了腦保護裝置,術中過程無起搏。其可以作為單獨的TAVR治療,或者用于TAVR手術之前,緩解瓣膜狹窄。
TaurusWave ® 鈣化瓣膜的無植入治療技術對比
資料來源:公司資料
——二尖瓣/ 三尖瓣瓣膜產品研發的準入條件很高。首先由于二尖瓣的位置及二尖瓣環的結構讓準確放置人工瓣膜的難度增加;其次,在二尖瓣 TMVR 手術中植入一個大支架以適應大尺寸的二尖瓣環,會造成不利影響,比如左心室流出、管道堵塞及血栓形成;然后二尖瓣較主動脈瓣更容易退化,因為二尖瓣會受到較高的左心室收縮壓的影響。由于主動脈瓣 TAVR、二尖瓣 TMVR、三尖瓣 TTVR 的經導管瓣膜治療術式相似,并且有 TAVR 產品上市或者有經驗研發TAVR 的公司會更適用于研發TMVR 和 TTVR 產品。
因此,除了布局主動脈瓣產品(TAVR)產品外,公司目前還在心血管介入治療領域布局其他產品,例如二尖瓣置換手術產品(TMVR)和經導管三尖瓣置換手術產品(TTVR),全面布局心臟瓣膜治療領域。
獨特結構概念二尖瓣產品HighLife正在臨床中。公司于 2020 年與法國醫療器械公司 HighLife 簽訂協議,公司有權在大中華地區對于 HighLife TSMVR 的制造、開發及商業化。HighLife 的創始人也是曾經研發 Core Valve 的共同創始人,Core Valve于 2009 年被美敦力收購。HighLife TSMVR 產品采用獨特的 Valve-in-Ring 概念,使系統能夠實現自同軸和自適應,將瓣膜與錨定環分離,有助于減輕瓣周漏的風險,并有效縮小導管的尺寸,分別通過股靜脈及股動脈輸送部件。公司已經于 2021 年Q3 完成技術轉移,并在國內投入生產。目前,該產品的多中心注冊臨床試驗正在進行中。
兩款二尖瓣修復產品研發中。公司與美國醫療器械公司 Sutra 簽訂了股份購買協議,Sutra 的核心在研產品 Sutra Hemi Valve 是一款經導管二尖瓣治療裝置,采用瓣膜置換及修復相結合技術,用僅針對二尖瓣后葉的對合緣增強技術來治療二尖瓣反流。目前產品處于臨床前動物試驗階段。另一款修復產品是 GeminiOne ® 緣對緣修復系統,是公司內部自主研發的產品,可用于二尖瓣/三尖瓣疾病。針對退行性二尖瓣反流適應證的多中心注冊臨床正在順利開展中,產品設計精巧獲得術者好評。該產品在保持較小植入物尺寸及輸送系統的同時,實現更長的夾合臂長,能夠降低手術復雜性的獨立瓣葉抓捕功能,避免手術過程中的重復鎖定及解鎖的自動鎖定機制。
國外收購的三尖瓣新產品助力公司三尖瓣賽道。TTVR產品方面,公司于2021年5月與美國醫療技術孵化器inQB8簽訂知識產權收購協議、服務協議及股份購買協議。公司收購inQB8的三尖瓣TTVR產品MonarQ,并于2021年6月簽訂協議公司與inQB8分別擁有50%權益(MonarQ)。動物試驗階段,完成150天慢性動物實驗,瓣葉活動正常未見異常組織或反流。2022年11月完成首例患者植入,公司計劃將在海外開展EFS臨床。
MonarQ示意圖
資料來源:公司資料
——目前,公司整個有神經介入產品管線已有14款產品獲批、5款產品正在研發階段。公司核心出血類產品已有3款獲批上市產品,另有2款正在研發階段。三款獲批的可解脫彈簧圈產品,即Jasper®顱內可電解脫彈簧圈、Jasper®SS顱內可電解脫彈簧圈及Presgo®機械解脫彈簧圈系統;缺血類產品中,公司目前已有5款獲批上市的產品,另有2款正在研發階段。
1.出血類產品:產品多區域迅速獲批,驅動商業化
相比傳統的用作神經介入手術的彈簧圈產品,Jasper®顱內可電解脫彈簧圈用于治療腦動脈瘤及硬腦膜動靜脈畸形,其解脫方式創新,機械解脫無需配件,操作簡單,可一次穩定即可解脫。彈簧圈被插入目標位置,而當附上電流時,輸送絲與彈簧圈的連接透過電解溶解,留下彈簧圈。彈簧圈其后導致瘤腔內血栓,防止動脈瘤進一步擴張或裂開。同時內皮細胞開始包圍動脈瘤頸,致使治愈動脈瘤。目前,Jasper®已經取得國家獲批認證、CE認證及巴西、印尼、厄瓜多爾等地的注冊批準,已經成功開始商業化。
Presgo®機械解脫彈簧圈系統的彈簧圈通過機械連接的方式與輸送系統連接,操縱輸送系統扭轉器可釋放彈簧圈,用于治療腦動脈瘤及硬腦膜動靜脈畸形,可直接插入目標位置。相比Jasper®,柔順性能大幅提升,有效提升術者的操作體驗和手術效果。目前,Presgo®已經取得國家獲批認證、CE認證及巴西的注冊批準,已經開始商業化。
Jasper®SS顱內可電解脫彈簧圈為電解脫型彈簧圈,由鉑鎢合金彈簧圈、304不銹鋼輸送導絲組成,輸送導絲近端部分表面有PTFE絕緣層,該產品適用于顱內動脈瘤和硬腦膜動靜脈瘺的栓塞治療。Jasper®SS的解脫過程與上一代產品Jasper®相同,并且操作簡單,能滿足腦動脈瘤血管內彈簧圈栓塞術成籃、填充和收尾的手術需求。目前,Jasper®SS已經取得國家獲批認證,已經開始商業化。
此外,公司有2款產品正在設計階段,熱熔解脫彈簧圈和顱內輔助支架;還有1款輸送型封堵球囊導管正在立項階段。未來,該3款產品以滿足柔順性和快速解脫方式的臨床需求進行研發。
2.缺血類產品:多款新產品22年獲證,商業化加速中
目前,公司缺血類產品中,SacSpeed®球囊擴張導管、TethysAS®血栓抽吸導管、Syphonet®取栓支架、Fastunnel®輸送型球囊擴張導管及Fluxcap®球囊導引導管均已取得國家獲批認證。其中,TethysAS®、Syphonet®、Fastunnel®及Fluxcap®于22年上半年獲批,預計將在2023年實現商業化放量,貢獻收入增長。
Fastunnel®引領“零交換”技術,縮短手術時間及提高安全性。目前缺血類產品中,Fastunnel®輸送型球囊擴張導管是國內首款既可以進行球囊擴張,又能用于支架輸送的全新器械,引領“零交換”技術,開創顱內動脈粥樣硬化性狹窄血管內介入治療新時代。相比傳統的術式,該創新設計可以減少ICAD手術中所需要的器械交換步驟,因為導管外面涂有親水涂層,可以減少操作中的摩擦力;導管頭端呈錐形,便于將導管推進到通過狹窄部位,還能夠到達相應直徑的病變血管位置,充壓對病變進行擴張后,卸載壓力可以順利撤出體外。因此可以大大縮短時間及提高手術的安全性。
本文相關報告
立鼎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國神經介入器械行業市場研究報告》是基于國家部門統計機構、行業協會、權威研究機構、第三方數據庫(wind)以及本研究中心的數據積累的基礎上編撰而成。報告主要對我國神經介入器械的外部發展發展環境(政策影響、技術趨勢影響等),神經介入器械產...
立鼎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國神經介入器械行業發展現狀分析及市場趨勢研究報告》是基于國家部門統計機構、行業協會、權威研究機構、第三方數據庫(wind)以及本研究中心的數據積累的基礎上編撰而成。報告主要對我國神經介入器械行業的外部發展發展環境(政策影響、技術趨勢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