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達維爾:軍用直升機機載系統核心供應商,2022-23年H1業績持續虧損
安達維爾公司主營直升機航空配套業務,同時向機載設備研制、航空維修、測控及地面保障等領域快速延伸發展。公司成立于2001年,于2017年在深交所創業板成功上市,經過二十年的發展,公司目前已形成包括機載設備研制、航空維修、測控設備等主要業務領域。公司作為航空航天與防務領域的高端裝備制造企業,致力于向客戶提供綜合性產品、服務及解決方案。
安達維爾發展歷程
資料來源:公司資料
公司主營業務為航空機載設備研制、航空維修、測控及地面保障設備研制和智能制造四大類,產品線豐富,產品結構優勢明顯。核心產品與服務包括:航空座椅、航空導航設備、廚衛系統設備、飛機內飾、客艙照明、防護裝甲、測試設備、保障設備、模擬訓練裝備、智能工具管理系統及智能技術解決方案等,涵蓋航空器與防務裝備研制、生產和使用的全壽命周期。
公司業務分布
資料來源:公司資料
——2022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13億元,同比降低13.23%;實現歸母凈利潤-0.46億元,同比降低539.45%;實現扣非后歸母凈利潤-0.50億元,同比降低631.97%。
業績下降系項目進度滯后所致,未來發展向好。營收方面,公司主要業務包括機載設備、航空維修、測控及地面保障設備以及一些新興業務,機載設備業務實現營業收入1.27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是30.71%,較上年同期同比降低48.64%,系部分產品的項目啟動、合同簽訂和產品交付均出現不同程度的滯后影響了銷售業績所致。費用方面,財務費用較上年同期同比降低41.69%,系報告期內銀行借款利息費用減少所致,同時,公司重視研發投入和技術創新,民機制造方面,作為國內首個獲得航空廚房插件CTSOA適航證書的制造商,已將航空廚房插件產品交付應用于ARJ21等客機型號并收獲良好反饋;民航維修方面,公司已取得CAAC、FAA、EASA和JMM等完整的維修許可證書及體系,維修能力覆蓋機型廣泛。
防務民航領域高潛力,業務受益于產業繁榮。公司所處的航空航天與防務產業可以劃分為防務和民航兩大領域,防務工業方面,黨的十九大和二十大報告強調要加快軍隊的現代化進程,隨著信息與智能技術的發展,民營企業將在我國航空航天與防務工業發展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民用航空方面,作為擁有全球第二大民用航空市場的國家,根據《中國商飛公司市場預測年報(2022-2041)》,預計到2041年,中國將新引進9,284架民航飛機,另外,目前民用飛機機載設備仍由跨國龍頭企業壟斷,但是國產化替代趨勢明顯,作為最早研制民航機載設備國產化產品的供應商之一,公司的民機制造業務受益于我國民航市場的擴大以及民航產業的國產替代進程,與此同時,航空維修業的隨著政策優化的逐漸復蘇也將為公司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另外,公司的新興業務受益于我國工業制造數字化和智能化以及復合材料應用規模的擴大。
自主研發能力突出,業務領域廣泛。機載設備方面,公司是國內排名前列的航空座椅與飛機客艙設備制造商和專業的飛機導航系統設備制造商,多個細分領域的產品線市占率領先,擁有多個完整的飛機客艙系統設備產品線,掌握95%生存率抗墜毀技術、航空裝甲等多項核心技術和工藝的同時,兼具客艙整體解決方案研發、設計、生產、試驗、適航取證和改裝能力,公司自主研制的直升機模擬訓練系統有望在未來成為核心產品組合;航空維修方面,公司經驗豐富,擁有多項資質和2,100余項維修項目的維修能力;測控及地面保障設備方面,公司作為專業的地面測控、保障與訓練裝備供應商,手握眾多客戶群體和產品系列;新興業務方面,公司在工業軟件和復合材料業務上都取得了進展。
公司主要財務數據
資料來源:公司資料
——2023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2.31億元,同比增長23.92%;實現歸母凈利潤-0.04億元,同比減少293.42%,業績承壓;扣非歸母凈利潤-0.04億元,同比減少1449.44%。23年第二季度實現收入1.31億元,同比增長4.64%,實現歸母凈利潤-0.04億元,同比減少129.03%。
民航服務維修業務穩定增長,毛利率同比下降23年上半年,公司實現機載設備業務營收1.13億元,同比+50.97%;航空維修業務營收0.71億元,同比+24.83%;測控設備研制業務營收0.29億元,同比-33.05%;技術服務及其他業務營收0.17億元,同比+32.81%。
本文相關報告
——我國擁有軍用直升機數量809架,雖然總數排名靠前,但是相比于我國的國土面積以及軍隊的規模而言,直升機的數量遠遠不足。美國軍隊140萬人擁有5757架直升機,每萬名軍人擁有的直升機數量約為41架;而我國軍隊規模按照軍改裁減后200萬人算的話,每萬名軍人擁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