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伍技術:2022年光伏膠膜首超背板成最大收入來源,公司整體營收穩步提升
賽伍技術公司創始人吳小平和宇野敬一在2006 年成立 Macropoly Lab 實驗室,2008 年獲得君聯資本(聯想)投資,于蘇州創立賽伍應用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同年成功研發出中國第一款背板粘合劑;2012 年公司開始研發 POE 膠膜,是中國首家成功開發交聯型 POE 膠膜和世界首家開發不溢出邊白色 POE 膠膜企業;2014 年,公司依靠自主研發的 KPf背板躍全球背板銷量頭名,奠定了光伏背板細分領域的國際領先地位;2017年 POE 膠膜實現量產;2018 年公司全面進入半導體、電力交通、3C 領域;2019年,公司光伏背板累計出貨量超 100GW;2020 年公司在上交所成功上市,截至 22Q1 公司光伏背板累計出貨量超 200GW,已推出針對異質結電池的鐳博 UV轉光膜。
吳小平、吳平平夫婦為公司實際控制人,夫婦二人通過泛洋科技、蘇州蘇宇和蘇州賽盈合計間接持股31.59%。公司有7家全資子公司和2家控股子公司,主要負責光伏電站運營、背板和膠膜的生產銷售等業務。
公司發展歷程
資料來源:公司資料
背板龍頭地位穩固。長期以來,背板產品是公司最主要的收入來源,2022 年背板業務創造毛利潤 2.3 億元,占公司總毛利的 42.9%。公司背板產品有標準通用的 KPf 背板、以強化 PET 膜替代 PVDF 膜的 PPf 背板,以及近年研發并量產的雙面涂覆型含氟背板FPf、耐高溫的氟涂料透明背板 FPf 等。截至 22Q1公司光伏背板累計出貨量超 200GW;公司自主原創的 KPf 背板連續 9 年保持全球市占率第一。
膠膜業務快速擴張。2022 年公司膠膜業務營收占比達到 51.3%,首次超過背板。公司是老牌 POE 封裝膠膜廠商;公司的 EPE 膠膜 2021 年完成研發,2022年在晶科、晶澳、天合、阿特斯銷售額實現放量;公司 2022 年針對單玻組件的高透 EVA 膠膜、白色 EVA 膠膜順利實現量產,對下游組件廠商實現穩定出貨銷售;針對 TOPCon、HJT、鈣鈦礦等新型電池技術,公司迅速開發了相應的膠膜系列產品,例如公司率先成功開發出針對HJT異質結電池組件的Raybo? (鐳博)轉光膜,該轉光膜在提高發電功率和電池可靠性方面獲得了華晟和邁為等異質結龍頭企業的認可。
2018-2023Q1公司營收構成(%)
資料來源:公司資料
非伏業務主要包括交通電力(含新能源動力鋰電池)材料、消費電子材料和半導體材料等,該部分營收占比逐年提升,2022 年已達到 12.2%。非光伏業務拓展成效顯現,或將成為公司業績新增長點。公司于 2017 年成立新能源汽車 T 項目小組,布局車規級產品開發、生產,為動力電池和整車提供全方位解決方案。此外,公司在各類科創技術平臺上建立了光伏材料外的工業膠帶材料、電子電氣材料產品體系,廣泛應用于智能手機、聲學產品、高鐵車輛和智能空調等領域。
高分子材料技術為基干,應用拓展路徑清晰。公司始終堅持核心技術四層擴散的經營理念,以材料設計、樹脂改性、膠粘劑配方、界面技術、測試評價為基干技術,以涂布、復合、流延制膜、混合、分散、靜電處理等工藝技術作為實現手段,不斷開發滿足各種性能需求的薄膜形態功能性高分子材料,開拓新用途、新產品和新市場。
公司技術應用體系
資料來源:公司資料
公司營收穩定上升,膠膜業務營收占比上漲。公司營收自 2018 年 19 億元增至 2022 年 41 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 20.8%,主要由于:①近年光伏賽道維持高景氣,公司作為光伏背板行業龍頭企業,市場占有率位居世界前列;②膠膜業務迅速擴張,自 2017 年量產 POE 膠膜以來,公司光伏膠膜業務發展迅猛,2018-2022 年光伏膠膜營業收入復合增長率達到127%。膠膜業務已逐步成為公司支柱業務,2022 年公司膠膜業務營收 21.1 億元,占總營收比重達51.3%,首次超越背板業務。公司產品以 POE 類膠膜為主,其性能世界領先,在泛 POE 膠膜領域處于第一梯隊。公司不斷提高 TOPCon 和 HJT 膠膜產品的銷售比例,優化產品結構,2022 年研發推出針對 HJT 電池的鐳博 UV 轉光膜,已被下游頭部企業采用,2023年有望批量供貨。隨著HJT電池滲透率的提高,公司未來膠膜業務盈利能力有望繼續提高;③非光伏業務逐漸發展,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態勢良好,公司推出的電力交通材料產品獲得市場認可。
2018至2022公司營業收入及增長率(億元、%)
資料來源:公司資料
2022年公司歸母凈利潤同比下跌 12.4%,其主要原因有:①2021 年背板原材料 PVDF 價格急劇上升 250%,造成 KPf 背板成本相應增長 40%以上,造成了利潤損失。公司及時調整產品結構,2022 年情況得到改善;②公司銷售費用和財務費用同比增加較多,主要系銷售人員費用、認證費、傭金費用增加和銀行貸款及可轉債利息支出增加所致。2022 年公司歸母凈利潤為 1.71 億,同比+0.7%,增幅較小的主要原因是:22H2 膠膜原材料 EVA 粒子價格下跌,導致公司庫存粒子計提跌價損失。但公司在 2022 年實施背板和膠膜產品結構調整策略,2023年公司業績有望回升。
2018-2022公司歸母凈利潤(億元、%)
資料來源:公司資料
2021-2022 年公司毛利率、凈利率均有所下降,但盈利水平下行是行業普遍現象,主要原因為:2021 年光伏材料上游原材料供應緊張、采購成本大幅上漲,導致毛利率有所下降;22H2 光伏膠膜原材料價格持續下降,公司庫存原材料平均價格高于即時行情價格,導致該類產品毛利率下降。
2018至2022公司毛利率及凈利率(%)
資料來源:公司資料
本文相關報告
立鼎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全球及中國光伏背板行業發展現狀調研與市場前景研究報告》是基于國家部門統計機構、行業協會、權威研究機構、第三方數據庫(wind)以及本研究中心的數據積累的基礎上編撰而成。報告主要對我國光伏背板行業的外部發展發展環境(政策影響、技術趨勢影響...
立鼎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全球及中國光伏膠膜行業發展現狀調研與市場前景研究報告》是基于國家部門統計機構、行業協會、權威研究機構、第三方數據庫(wind)以及本研究中心的數據積累的基礎上編撰而成。報告主要對我國光伏膠膜行業的外部發展發展環境(政策影響、技術趨勢影響...